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7篇
  免费   328篇
  国内免费   669篇
化学   1228篇
晶体学   64篇
力学   158篇
综合类   134篇
数学   233篇
物理学   76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8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晶态氮化碳薄膜的低温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synthesis of carbon nitride films at low temperature has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pulsed arc discharge from methanol solution with nitrogen atmosphere. Raman spectra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analysis suggest that crystalline carbon nitride films may be prepared at low substrate temperature (220 ℃). At same time, the substrate temperature has a significantly effect on the nitrogen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the films. Increasing substrate temperature (300 ℃) would decrease the content of nitrogen in the films and result in a formation of carbon films.  相似文献   
82.
选用丙烯酰胺(AM)、N-羟基琥珀酰亚胺为单体(NHS),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为交联剂,以乙醇水溶液为制孔剂条件下进行反相悬浮聚合,得到珠状共聚物载体,该载体是一种新的酶载体形式,在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中均未见报道.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测定其结构和表观活性.结果表明,在固定单体配比[W(AM)/W(NHS)=10∶1]和致孔剂用量的情况下,测得交联剂用量为4%时,交联聚合物载体的溶胀性最好(287.5%);交联剂用量为5%时,交联聚合物载体固定化α-淀粉酶表现出高的表观活性(522.53U/g).测得固定化酶载体表现出良好的操作稳定性.比较固定化酶和游离态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发现,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70℃)比游离态酶高20℃;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pH值范围较游离态酶广.  相似文献   
83.
利用电动势法得到了牛血清白蛋白(BSA)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相互作用的结合等温线. 通过四阶导数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相互作用过程中芳香族氨基酸残基微环境极性的变化. 通过研究发现, 随着SDS浓度的逐渐增大, SDS在BSA上的平均结合数(v)逐渐增大, 色氨酸(Trp)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在减弱后保持基本不变, 酪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在明显增强后稍有减弱, 苯丙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略有增强. 结果表明, 当v由0增大到14时, SDS主要结合在BSA的Trp-213附近并逐渐形成聚集体, 从而诱导BSA由结构域ⅡA 开始逐渐展开. 此后, SDS呈正协同作用的特点与BSA 结合, v急剧增大. 当v约为302 时, SDS在BSA上的结合基本达到饱和, BSA的构象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84.
利用电动势法得到了牛血清白蛋白(BSA)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相互作用的结合等温线. 通过四阶导数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相互作用过程中芳香族氨基酸残基微环境极性的变化. 通过研究发现, 随着SDS浓度的逐渐增大, SDS在BSA上的平均结合数(v)逐渐增大, 色氨酸(Trp)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在减弱后保持基本不变, 酪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在明显增强后稍有减弱, 苯丙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略有增强. 结果表明, 当v由0增大到14时, SDS主要结合在BSA的Trp-213附近并逐渐形成聚集体, 从而诱导BSA由结构域ⅡA 开始逐渐展开. 此后, SDS呈正协同作用的特点与BSA 结合, v急剧增大. 当v约为302 时, SDS在BSA上的结合基本达到饱和, BSA的构象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85.
利用电动势法得到了牛血清白蛋白(BSA)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相互作用的结合等温线. 通过四阶导数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相互作用过程中芳香族氨基酸残基微环境极性的变化. 通过研究发现, 随着SDS浓度的逐渐增大, SDS在BSA上的平均结合数(v)逐渐增大, 色氨酸(Trp)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在减弱后保持基本不变, 酪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在明显增强后稍有减弱, 苯丙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略有增强. 结果表明, 当v由0增大到14时, SDS主要结合在BSA的Trp-213附近并逐渐形成聚集体, 从而诱导BSA由结构域ⅡA 开始逐渐展开. 此后, SDS呈正协同作用的特点与BSA 结合, v急剧增大. 当v约为302 时, SDS在BSA上的结合基本达到饱和, BSA的构象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86.
固氮酶及合成氨Fe催化剂中N2的络合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乙烯为探针研究了固氮酶中N2的键合位,结果表明,乙烯不能与N2在固氮酶体系中相竞争,提出N2在固氮酶中键合位很可能是蛋白键合FeMo-co笼内6Fe位的μρ(η^2,ε4)t 3Fe+1Mo位的μ4(η^3,ε)方式,而不是笼口2Fe位的μ2(η^2)方式,在合成氨Fe催化剂中N2的络事方式可能是μ6(η^3,ε3 )。  相似文献   
87.
制备了用于分离C60和C70的2,4,6-三硝基苯酚改性锆铝复合氧化物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考察了流动相中甲苯的含量、柱温及流速对C60和C70分离的影响,同时比较了酸腐蚀前后锆铝复合氧化物基质对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2,4,6-三硝基苯酚改性酸腐蚀后锆铝复合氧化物填料对富勒烯表现出较强的分离能力,具有作为富勒烯制备分离的潜力。  相似文献   
88.
氟化锶/氧化钕催化剂的甲烷氧化偶联性能及其吸附氧物种的原位FTIR光谱研究龙瑞强,万惠霖,赖华龙,蔡启瑞(厦门大学化学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5)关键词甲烷氧化偶联,氟化锶/氧化钕,吸附氧物种近年来,甲烷氧化偶联(OCM)的...  相似文献   
89.
Hydrogen species in both SiO2 and Rh/SiO2 catalysts pretreated in different atmospheres (H2, O2, helium or air)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773 or 973 K)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1H MAS NMR. In SiO2 and O2-pretreated catalysts, a series of downfield signals at -7.0, 3.8-4.0, 2.0 and 1.5-1.0 were detected. The first two signals can be attributed to strongly adsorbed and physisorbed water and the others to terminal silanol (SiOH) and SiOH under the screening of oxygen vacancies in SiO2 lattice, respectively. Besides the above signals, both upfield signal at -110 and downfield signals at 3.0 and 0.0 were also detected in H2-pretreated catalyst, respectively. The upfield signal at -110 originated from the dissociative adsorption of H2 over rhodium and was found to consist of both the contributions of reversible and irreversible hydrogen. There also probably existed another dissociatively adsorbed hydrogen over rhodium, which was known to be p hydrogen and in a unique form of "delocalized hydrogen". It wa  相似文献   
90.
采用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TPR)等表征手段考察了TiO2改性对CuO(或NiO)在γ-Al2O3表面上分散以及还原性能的影响,同时检测了这些改性的催化剂在CO+O2反应中的活性.结果表明:TiO2的改性使得CuO和NiO在γ-Al2O3载体上的分散复杂化,产生了多种状态的氧化铜(氧化镍)物种.当负载量低于其在γ-Al2O3上的分散容量(0.56 mmol Ti4+/100 m2γ-Al2O3)时,TiO2的加入主要是抑制了CuO和NiO在γ-Al2O3载体上的分散;而当负载量远大于其分散容量时,出现了CuO和NiO在晶相TiO2(锐钛矿)上的分散.无论其负载量如何,TiO2的加入促进了CuO的还原.因此,在250℃的CO+O2反应中,改性的催化剂中具有更多的活性位,因而显示出更高的活性;相反,TiO2的改性则抑制了NiO的还原.因此,在350℃的CO+O2反应中,可还原的氧化镍的量明显少于未经改性的催化剂,导致改性催化剂的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